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为“苏超”爆嗓!他们不踢球,却点燃了一座城

时间:2025-08-24 12:46:00

“苏超”的赛场上,不只有球员拼搏的身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在聚光灯下,却用热情的呐喊,将整个比赛点燃,守护着城市的荣耀,是一座城市的英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球迷

接下来

跟随荔枝新闻

一起感受这份热爱!

看台上的“必胜姐”

在人潮涌动的“苏超”看台上,有一个声音总是格外响亮。她叫陈瑶,是海门东洲球迷会的成员。因为总是戴着两只醒目的“必胜”手套,大家亲切地喊她“必胜姐”。

陈瑶的嗓音,总是因为长时间助威而变得沙哑。但是在赛后的微信语音里,她依旧笑着告诉球迷朋友们:“有球迷跟我一起喊,一边喊还一边看着我笑,那个时候我觉得心里特别开心。”

对她来说,看台就是战场。每一次比赛都是一场战斗,每一次呐喊都要全力以赴。

比赛还没开始,战斗已经打响

2025年8月13日

距离第9轮 南通VS连云港

还有4天

距离比赛还有4天,海门东洲球迷会的微信群里就已经热闹非凡。球迷们相约集合、排练,只为了在比赛日把最洪亮的呐喊献给南通队。

排练现场,整齐的口号、震耳的助威歌声,已经让人感受到战斗的气息。几个小时的高强度唱跳,加上炎热的天气,球迷们消耗的体力并不比球员少。为了撑到最后,陈瑶随身都会带着黄氏响声丸,这是她的“秘密武器”。

球迷会会长蔡雷介绍:“我们有3500多名会员,最小的只有6岁,最大的将近70岁。每一场比赛,大家平均都要坚持三个小时以上,真的很辛苦。”

陈瑶并不是孤军作战。她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球迷会。每一声呐喊,都是凝聚力的体现。“如果没有足球,我们可能各行各业都不会认识。但因为足球,我们走到了一起。这个夏天,有‘苏超’,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回忆,也让更多人了解了南通。” 陈瑶说。

海门东洲球迷会的负责人许庆峰也深有感触:“我们的方阵从一倍到两倍、三倍地扩展起来,用微小的力量,带动更多的人一起加入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原来足球是可以那么精彩。”

看台与球场的“双向奔赴”

2025年8月16日

距离第9轮 南通VS连云港

还有1天

赛前一天,陈瑶和南通队球员赵东旭的母亲刘霞通了视频。陈瑶热情地告诉赵妈妈:“我们球迷会这两天也在准备战斗,想对东旭说一句——加油!南通队必胜!”

这份真诚的互动,连接起了看台和球场,也温暖了每一颗热爱足球的心。而对陈瑶来说,足球不只是热爱,更是一种家庭的共同语言。

她的丈夫陶春辉说:“她把我带入了球迷会这个群体,慢慢地,我也觉得不错。整场比赛他们要呐喊三四个小时,要有惊人的毅力。”

比赛前一晚,南通足球训练中心如皋基地的看台已经热闹起来。球迷会的工作人员提前来到现场,布置旗帜与领喊台。

他们把领喊台搬到属于自己的区域,准备好东洲球迷会的旗帜和那面写着“为南通而战”的大旗。一切都摆放妥当,等待着明天呐喊的时刻。属于球迷的“战场”,就要开启。

燃烧吧!东洲力量

2025年8月17日

第9轮 南通VS连云港

比赛日

下午,海门东洲球迷会的成员们穿着统一的红色助威服,从海门出发,奔赴如皋。大巴车上,拉歌声不断,口号一遍又一遍地响起,气氛早已燃到顶点。

陈瑶随身的小包里,装着她的“秘密武器”——黄氏响声丸。她笑着说:“因为我们每次战斗完嗓子都是嘶哑的,说不出话来。稍微提前吃一点的话,战斗结束后嗓子会稍微好一点,能缓解一下疼痛。”

随着哨声吹响,比赛开始!球员们在绿茵场上奋力拼搏,球迷在看台上燃烧热情。每一次进攻、每一个传球,都牵动着球迷们的心弦。最终,南通队以5:0大胜连云港,场上的精彩进球回应着看台上的每一声呐喊。

赛后,球迷们给南通队的17号球员金成民唱起了生日歌。陈瑶笑着说道:“今天的胜利,就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在看台上挥汗的他们,有人是学生,有人是设计师,有人是开店的老板……不同身份,却因同一份热爱走到一起。

“我们这些人来自各行各业,其实就是很多人的缩影。我想跟大家说,我们都很棒!站在这里,我们就是球员最坚强的第十二人。” 陈瑶说。

他们不在聚光灯下

却用自己的方式

守护一支球队 点燃一座城市

在“苏超”的足球故事里

他们有一个名字——

城市英雄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记者丨夏雨 史哲铭 徐华峰 陈一帆 董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