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首次日本演讲,《南京大屠杀档案》首次完整入藏日本高校

时间:2025-07-27 14:20:00

2025年7月26日,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发表80周年。当天,“珍爱和平”中日民间交流活动在日本立命馆大学举行。

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

首次在日本演讲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外孙女、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夏媛,在日本京都立命馆大学讲台上端着外婆的照片,进行了一场牵动人心的演讲。这是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首次在日本土地上讲述祖辈亲历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时长30分钟的演讲中,夏媛讲述了外婆夏淑琴8岁那年遭遇的灭门劫难。1937年12月13日那个寒冬的清晨——侵华日军攻占南京,住在城南新路口5号的夏家9口人,在日军的暴行中痛失7口人,讲到这里她的声音微微颤抖,眼泪滑落。“外婆的母亲被轮奸后遭刺刀杀害,下身还被塞进一只瓶子;两个姐姐被轮奸后遭刺死;父亲跪地恳求却被枪杀……”

此时台下一片寂静,“日军闯进隔壁房间,(外婆的)外祖父外祖母拼命护着两个姐姐,均被枪杀……8岁的外婆躲在被子里大哭,被日军用刺刀隔着被子刺了三刀,昏死过去……”

夏媛讲述的每一个细节都来自夏淑琴老人刻骨铭心的记忆,日军实施暴行离开后的惨状被南京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主席约翰·马吉用摄像机和文字记录,并被载入《拉贝日记》,成为历史铁证。1994年,夏淑琴成为战后首位赴日控诉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幸存者,在东京、大阪、广岛等地揭露日军罪行。

据悉,2022年8月,包括夏媛在内的首批共13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获得认证,标志着幸存者后代正式接过传承历史记忆、传播历史真相的接力棒。

此次赴京都前,夏媛告诉96岁的外婆:“我要替您去说,去京都的大学讲述您的亲身经历。”外婆的经历,让她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肩上的使命,“我作为历史记忆传承人,要接过外婆手上的接力棒,继续讲述这段历史。”

《南京大屠杀档案》

首次完整入藏日本高校

此次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受南京出版社委托,向日本立命馆大学国际和平博物馆捐赠《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档案》(以下简称《南京大屠杀档案》)共20册,这也是《南京大屠杀档案》首次完整入藏日本高校。

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的惨痛历史由中国记忆上升为世界记忆。2017年,中央档案馆等7家单位对所藏南京大屠杀档案进行整理、数字化和编排,并出版《南京大屠杀档案》丛书。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说:“图书是社会公器,通过图书可以更好地研究南京大屠杀历史,更好地来维护世界和平。”日本立命馆大学国际和平博物馆馆长君岛东彦说:“记述客观史实的这些档案资料,为我们今后研究工作提供素材,太有必要了。”

活动现场,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发表了和平演讲,“为了和平,反对战争展(京都展)”也同步开展,不少日本当地居民前来聆听演讲并观展。

日本观众木村莉樱说:“希望日本的学生更了解这些,我们有和平的责任。”日本立命馆大学名誉教授斋藤敏康说:“日本侵略给中国人民带去灾难,不能再发生这样的战争,要追求和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